第2662章
石静哼着小曲,往棉花地里加了些肥料。
去年,他种了新的南洋大米和稻鱼,让他的收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本来今年他还打算继续养殖稻鱼,但听邻居们这么说,他还是决定听燕王府的管家来种棉花。
李想分了一半给长安城的勋贵,剩下的也只有三千多亩了。
李想想让燕王府做大唐第一的棉布商人,但绝对不想做第一大棉农。
“石福贵,你跟去襄州的石马和石豪,有没有来信?”
另一边,石福贵也在忙着给棉花施肥,两人认识很久了,偶尔也会聊上几句。
“上个月,我接到一封信,说他已经在襄州安顿好了,正在忙着开垦荒地,让他放心,除此之外,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。”
有句话说得好,家书抵万金。
这个时代,没有手机,也没有网络,想要把消息传出去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当然,这是因人而异的。
对于李想来说,只要他愿意,随时都可以派人去送信。
“放心吧,我听说关中这次去襄州开垦南洋水稻的人有数万之多,朝廷对此很是重视,一定会安排妥当的。”
石福贵的两个弟弟之所以会选择迁移到襄州,也是因为他的一句话。
所以这件事,两家人偶尔也会聊一聊。
“燕王亲自出京,视察南洋种植水稻之事,倒不是太担心石马他们种不出稻来,就是怕他们人生地不熟,受人欺负,生病什么的。”
石福贵的话,倒也是实话实说。
这个时代,家族观念很重,很多时候,都是帮亲不帮理。
你一个外来人,真要跟当地人起了冲突,吃亏的多半是你。
“放心吧,狮山书院的很多学生,都是跟着迁移过来的,有他们在,没人敢闹事。而且,到时候燕王也会去一趟襄州,襄州距离长安并不算太远,你只需要静待消息便可。”
石静这番话,虽然有些安慰之意,但却是发自肺腑。
借着朝廷大力推广南洋水稻的机会,他们在襄州开垦出了一块百亩的永业田,让子孙后代受益。
而且,石家兄弟众多,石马和石豪也能照顾一二,再加上石家村其他几家也要去,这点风险与利益相比,根本不算什么。
“那就拜托你了。”
......
长安城西北方向,渭水之畔,一座崭新的、恢弘的建筑正在冉冉升起。
“长孙兄,你麾下的那些大儒,已经答应去渭水书院任教了,是不是?”
郑海与长孙冲并肩而行,完成了渭水书院正式开张的最后一步工作。
如果说观狮山书院的蓬勃发展,刺激了这两家,那么渭水书院的建立,便是韦杜两家联合创办的曲江书院。
他们都是有眼力的人,自然能看出书院的未来。
虽然一开始可能会亏本,但是对于郑家和长孙家来说,却是不算什么的。
如今的书院,除了观狮山书院,大部分都是以科举考试为主,并不需要太多的实验。
不像后世,每一年的实验室,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。
“放心吧,有我爹在,还能失败不成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末世女神穿到求生游戏变锦鲤 原神:表白被拒,我反手旅行七国 转生神树,我打造阴兵家族 鸠尤神剑 凌霄神龙:从微末蛇躯至九天之巅 魔手圣刀莽苍行 陆医生持证上岗,花式宠妻 我的功法全靠编 全民突围:我枪械满级熟练度 乡村野史 重生灾年挺孕肚,不慌!娘有神器 NBA:最强双能卫,加点就变强 六零带空间物资嫁军官 逍遥九皇子 相亲被抓包,暗恋对象又醋了 快穿好孕,美人多子多福 柯南:我被小哀找到了 龙帅归国:婚是你退的,你委屈什么? 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 闯王围城,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